問:若中國武力併吞臺灣,臺灣應先反擊炸哪?
中國是一個糧食與能源都不足,需要從外輸入的國家。
中國是一個有十三億人口,代表他是個每天都要消耗十三億人份量糧食與能源的國家,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中國每天要進口 700 萬桶的石油,而中國超過六成的石油入口,特別是來自中東的,是經過馬六甲也就是新加坡海峽的運送的,也就是南海。中國主要的產油地,都是在長江以北,南方的產油地主要是在南海。
你可以把中國視為一隻巨大的恐龍,身體巨大,力量強橫,而且有很巨大的戰鬥力,但每天牠都必須吸引非常龐大的營養。否則這個身體就會面臨很嚴重的飢餓,這些營養,其一就是糧食,糧食相信不用多談。但更重要的是石油,他不僅是能源,運輸工具的燃料 (我想暫時應該沒有用電池或核能的戰鬥機) 也是重要的工業材料,包括塑膠在內的各種石化工業的原料。
所有動物都需要持續的給養,不論是獅子,大象,老虎,恐龍,不論其體形有多龐大,數量有多少,如果吃不到食物,就會餓死,而牠們吸不到氧氣,則會立即窒息。上萬隻雄獅會死在一個沒有獵物的草原,在此之前,牠們有可能互相殘殺,以同伴屍體為食。數量越多,體形越大,在一場營養的消耗戰中,反而是越大的劣勢。
那麼,牠最大的罩門,並不是任何一個城市或省份,你就算有核武,能夠完全的摧毀一個城市,事實上也不過是在恐龍的身上,刮出一個小傷,牠會痛,但這個痛楚絕對離致命相當遠。人死了,中國有足夠的人口填回去,城市破壞,也不過是建築問題而已。
說穿了人家天津自己都炸個洞在那裡了,可能炸習慣了也說不定。
真正的弱點,並不是那些上面有千萬人口的城市,而是支援這些城市的系統,那包括,能源與糧食的輸入,以及食水。臺灣如果需要反擊,反擊的對象並不應該是任何城市,而是從中國到新加坡,南海這條生命線上的運輸工具,不論是輸入糧食與能源的船,還是輸出工業品或任何東西的船。更正確一點說,是否攻擊船也是次要的,只要有辦法癱瘓掉這條生命線就行。至於製造核事故使輻射塵往大陸飄,或者破壞淡水資源之類的做法,就更進一步,暫時不談。
臺灣會反擊的話,針對的對象很可能是,怎樣妨礙中國在南海的所有運作,最直接是外交手段,如果有辦法讓美日實施禁運,太平洋與新加坡的補給都會斷絕,別忘了,新加坡上面有美軍基地。軍事手段的話,應該針對的是南海的一切海上設施以及艦艇。這樣的情況一旦持續,南中國的經濟將會受到毀滅性的破壞,南部省份可能會出現大規模的飢荒,例如廣東省,因為人口連年增加,每年缺糧 2000 萬噸。(站在文化上香港人接近廣府的立場,其實不想指出這件事)
事實上,再徹底一點說。直接摧毀 1000 萬人可能是悲劇,但也只有洩憤的效果,這不及為對方製造 1000 萬人份量的任何負擔有用。如果已決心使用針對人口密集區的攻擊方式,應該並不是粗暴的飛彈攻擊,因為他效果不大。大不了製造恐慌,當年海灣戰爭的時候,伊拉克用飛雲導彈攻擊以色列也沒甚麼效果。臺灣的軍方,並不應該選擇製造一千萬人的死亡,而應該以傷而不死為目標。手段可能是滲透污染食水 (最簡單來說,例如一輛載滿化學品的貨車衝進某些主要淡水源) ,如果臺灣秘密持有生物武器的話,可能就
是散佈病毒或細菌,或者製造輻射塵飄到那些城市,目標並不是讓人死,而是讓大量的人口產生醫療需要,將醫療系統超載。整體攻擊的目的,都是增加對方的常態消耗,打擊對方的資源補充,這應該是臺灣會用的策略。
你可以想像,當各大城市食水不能用,供電有限制甚至停電,糧食要配給,疫病四起,醫院擠滿人的話,是甚麼光景。那比起一個飛彈在市內爆炸,更有毀滅性,這最終也會產生大量難民。
這也是當年美國對付大日本帝國的方法: 先把日本餓軟,但當年的大日本帝國,至少在初期也衝到去新加坡,拉攏泰國,攻擊緬甸,威脅印度,帝國海軍偷襲珍珠港後,在美國重建前還算可以拖延一下。但今天的中國,應該不會去到佔領新加坡,更不要說今天的美國,擁有十個以上的航母戰鬥群。中國海軍跟美國硬拼的本錢,比大日本帝國更壞。
如果有這樣的事情發生,遠東的經濟受重大的打擊,不過我也不敢說,中國不會這樣做,戰爭的理由實在不需要很理性。
我卻覺得,這些基建被破壞掉,重建的工程反而是刺激經濟。
現在的經濟問題不是基建不足,而是基建太多。
炸掉一些,很可能經濟會諷刺性地好轉。
這世界沒有任何必定成功的戰略,兵凶戰危,如果要想反擊的手段,想的也只是,怎樣的反擊最有效率。而也應該去研究,對方的真正會痛的點在哪裡,而我認為,這比起攻擊一個水壩,或者一個根本不是金融中心的金融中心有效,要投入力量的話,該投入在哪裡。
至於會不會成功,有沒有效,其實就像賭博,有時你買到了 90% 會贏的押注,你還是可能是輸。有時你押在 10% 會贏的冷門,你還是有機會會贏,戰爭歷史上爆冷的情況多的是。例如甲午戰爭就是爆冷,在戰前連日本也不怎樣看好自己。
例如本來戰勝的機率是 20%,如果能夠把戰勝的機率提升至 30%,這也是值得去研究的。
如果有人想宣揚的是「臺灣怎樣反擊都沒有用,快投降吧」這樣的思想,那麼這個討論對於這些人來說,就是不必要的。因為他們並不需要任何反擊方法和答案,他們認為,並希望的是臺灣沒有任何反擊手段和力量,他們的理念,跟這命題的前設,是完全排斥的。
如果去到生死存亡之際,臺灣人還不是以打一場衛國戰爭的想法去戰爭,而是畏首畏尾幫別人打仗的話,那臺灣的滅亡是必然的事情。但那並不是別人令臺灣滅亡,令臺灣滅亡的,是臺灣去到生死之時也沒清醒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