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ver 7 years ago

※ 引述《ro123eo (魯宏)》之銘言:
: 肥宅我有個瘦宅朋友是香港長大 97跑來台灣
: 剛好聊到早餐
: 印象中香港人早餐都吃西點配奶茶之類的
: 這位朋友卻說他以前早餐都是吃公仔麵或是通心麵居多
: 就是泡麵+蛋 通心麵還是吃湯的上面有一點火腿絲
: 有沒有這種早餐的八卦??

香港早餐主要分三類:

1. 粵英混合式

基本上他是一種英式早餐的平民版, 因為香港是英國殖民地, 早期英國人有吃英式早餐的習慣. 英式早餐本身是根據十九世紀流行的營養學概念弄出來的: 蛋白質, 蛋白質, 蛋白質, 當年認為蛋白質是最重要的營養, 所以英式早餐都是蛋白質. 但裡面包括了南洋文化.

英式早餐主要包括:

  • 多士(吐司) / 牛油方包
  • 奄列 / 煎太陽蛋 / 炒蛋
  • 牛奶 / 奶茶 / 咖啡 / 鴛鴦 / 滾水蛋 (開水加蛋漿) / 檸茶
  • 香腸 / 午餐肉 / 火腿
  • 茄汁豆 (因為他有蛋白質)
  • 素鮑魚雞絲或火腿通心粉 / 沙爹公仔麵 / 雪菜肉絲米粉
  • 牛奶麥皮
  • 半生熟蛋 (我少年時愛吃, 甚至是生蛋, 不知道有否因此生了寄生蟲)
  • 難吃的所謂漢堡包, 現在多已被淘汰

基本上都是以上這些組合, 主要特色是為勞動階級補充體力. 因為香港是港口, 勞動型的工作很多, 鴛鴦就是因為底層想同時喝咖啡和奶茶而製造出來的混合種.

2. 粵式

以酒樓點心為主, 重調味料, 重蒸與炒, 包括而不限於:

  • 腸粉
  • 蘿蔔糕
  • 炒米粉
  • 馬拉糕
  • 燸米雞 (因為方便帶, 很多人會拿去當早餐)
  • 基本上飲茶的點心都屬於早餐
  • 冬天會吃燸米飯
  • 主要會喝白茶

3. 粵滬北方混合式

因為有大量上海人在國共內戰時移民到香港, 所以把上海式的早餐也帶過來, 特色是大量使用豆和麥. 但是在粥方面卻受粵式的粥影響, 油條和粥會混著吃.

  • 豆漿(香港的都是甜的)
  • 油條
  • 明火白粥
    • 艇仔粥
    • 皮蛋瘦肉粥
    • 柴魚花生粥
  • 銀絲卷
  • 炸兩(腸粉加油條), 據說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在廣州發明的
  • 牛脷酥
  • 炒麵
  • 饅頭
  • 蔥油餅
  • 豬紅粥

4. 港式麵包

香港人很喜歡吃麵包, 港式麵包的特色是, 偏甜, 偏軟, 而且很常有椰絲.
當成早餐的常有:

  • 雞尾包
  • 雞批
  • 菠蘿包
  • 腸仔包
  • 餐蛋包

5. 麥當勞

麥當勞早餐在香港很受歡迎, 不知為何, 大家特別喜歡吃的是:

  • 早晨全餐
  • 豬柳強 - 強即是蛋的意思, 不知為何香港人對豬柳強特別鐘情

6. 健康式

近年因為西方文化的影響而真的傳入的健康式早餐.
有點像臺式.
不過我從不吃.
我寧可喝一罐可樂當早餐.

  • 沙拉
  • 三明治
  • 水果盤

《有沒有XXX的八卦》
能有這本書,受到了許多人幫助。
這世上沒有什麼超人,我也不是,所以大家一個個共同努力,才能有這本書完成。
如果這本書賣的好的話,我也會回饋到我手上各種在進行做的事情。
例如:民國無雙光輝歲月鐵拳無敵孫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