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ver 8 years ago

※ 引述《sdfsonic (S音)》之銘言:
: 如題,港漫在世界各地也形成自成一格的風格,在中港台也有不少的支持者,為什麼
: 香港沒辦法把漫畫的成功轉變成動畫呢? 雖然不少電影跟真人戲劇來說是還蠻成功的,
: 但說到香港動畫,比較為人所知的就是麥嘜
: 香港動畫為什麼沒甚麼發展呢?
: 大家閒聊一下吧(吊C大(?))

基於我來得那麼快, 請S音幫我 like 光輝歲月的社群當獎勵吧?

其實香港的動畫發展是非常早, 但記著, 臺灣當時的發展也很好的. 那個時代港臺的動畫業是一個合作的蜜月期. 事實上我自己公司的模式, 也受到那個時代影響, 就是結合香港和臺灣的資源.

當年的山T老夫子, 老夫子系列動畫, 就是由香港企劃, 臺灣製造.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qLLxaJPab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0Wojnauu4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bjzXM_GKlQ

細心留意字幕的話, 你會發覺字幕是以臺灣作為文化主體的, 例如貨幣是用新臺幣. 另外你觀察這些動畫, 可見當年不論故事性, 動畫的製作, 水準都是十分高的. 完全不會輸給當年的日本動畫, 當年是 1982 年.

早期香港的動畫主要用在廣告上. 比較出色的作品: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1U2YwWLp2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zrySnYZcP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Zyccqet1s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zEd1z64NUE

另外就是教育電視,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KbaXOvjrGY

後來在八十年代末, 香港的動畫發展到一個相當成熟的程度, 當時出現了很受歡迎的「成語動畫廊」, 今天還在重播. 以下是粗口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aFE9M0FJg4

成語動畫廊又派生出一堆香港生活的動畫系列, 有「小悟空」等作品, 可是現在已經失傳了. 你想要在網上找也找不到.

很不幸的是, 在那個時候, 突然發生了六四事件, 自從六四事件之後, 香港動畫就開始衰落了. 主要是因為樓價上升導致了紙醉金迷時期, 而移民潮導致人才流失, 這些動畫人才被歐美羅致了, 這些人在迪士尼還是發展得很好, 你可以在迪士尼的動畫工作人員名單裡, 看到很多粵式拼音的名字, 那些就是當年移民走了的香港動畫人才. 而香港也開始由平衡經濟與產業轉型, 走向了地產金融經濟.

而這些人也對歐美動畫和兒童節目的內容產生影響, 例如天線寶寶裡有一個角色種族上是「廣東人」, 或者你可以看到美國的動畫出現了一些影射香港的政治描述, 這些都是他的副作用.


推 sdfsonic: like中 04/27 22:40

你看我回得多快.

推 biglafu: C老師跟我有共同回憶XD 04/27 22:40

小悟空我真的想挖出來給大家看. 可是... 我現在想的唯一方法, 就是你們幫我發財, 錢比連戰還要多, 然後把無線電視臺買下來.

推 Leeng: 天線寶寶有廣東人?!真假 04/27 22:40

Po,
因為天線寶寶的聲優 Pui Fan Lee 是香港移民的第二代.
所以官方設定 Po 是「Cantonese」.
這也合乎天線寶寶的種族平衡原則.

→ sdfsonic: 政治果然會影響許多美好事物 04/27 22:40

只要有多過一個人, 就有政治.

→ biglafu: 對不起C老師 我每次去香港都先想到龍虎豹 04/27 22:47

其實龍虎豹在咸書當中, 屬於比較有正義感的.
在裡面經常都會批評暴政與時事.
我是很欣賞這種做的工作雖然不算很體面, 但是是非分得很清楚的人.

→ wxynod: 六四為啥對香港也有這麼大的影響﹖ 04/27 22:48

我會把六四至雨傘革命, 視之為香港的一個時代.

他引致了很多副作用, 第一是將一個世代的專業人才嚇走了, 香港在八十年代的科技, 創作人才在六四後幾乎都流失去到了歐美, 總體人口差不多損失了 10%, 他的影響力跟一場戰爭是差不多了. 說一下納粹德國, 在二戰結束時, 損失的人口比例跟這相差無幾.

另外六四也重繪了香港的政治圖譜, 原本香港是「香港政府與權貴」對抗「左派與基層」, 但在六四之後, 就出現了大風吹. 傳統共產黨支持的組織大量叛變, 成為了「泛民主派」, 而留下來還是支持中央政府的, 則和被收編了的權貴結合成「建制派」, 這也使香港的文娛創作界受到很大的衝擊.

而香港也失去了對北京變得開明的信心, 因為過去一直宣傳解放軍是不會向人民開槍的, 六四事件令這件事破產. 香港也分裂成兩個主流思想, 泛民主派相信這是北京衰落的第一步, 中國最終會民主化, 而建制派則認為, 北京將會穩固成強勢的專制政府, 香港應該認命, 未來應該透過服從北京換取香港的特權 (例如自由行) . 無論如何, 過去對北京的善意投射都消失了, 剩下的只有兩個方向, 一個是抗爭, 一個是服從. 理想主義消失, 現實主義抬頭.

至於認為北京會維新成為自由國家的人, 隨著時間差不多消失了, 八十年代曾有對中國未來的樂觀主義消失, 剩下的是尖銳的對立. 六四對香港來說是很有影響力的事件, 他幾乎決定了 1990 至 2014 年之間整個香港的所有變化. 對於大陸和香港人而言, 六四有不同的意義.

這個時代在上年雨傘革命後結束, 未來是怎樣, 我想我並不能輕上判斷.

推 pd3mnd: 完全沒想到六四居然對香港影響力這麼大....(驚嚇) 04/27 23:01

其實你想想一個街上有一百五十萬人遊行過的事情, 四份一人參與過, 所有歌星都參與過「民主歌聲獻中華」, 六四是香港人把自己當成「中國人」的情感最高峰的表現, 也是過去幾十年, 對於北京的希望和善意的總和, 而這被無情的擊碎了. 左派組織一直主張外國勢力會暴力對待平民, 而解放軍不會向人民開槍, 這個說法在六四中也完全破了產.

左派長年經營的信任一次完全崩潰, 留下在左派的, 不再是過去那些理想主義的工人, 他們大部份都被趕出去了. 而是一群相信力量的力量主義者, 過去香港的文化很多都是植根於左派的善意思想下, 這些事情全都消失了. 我很幼年的時候, 我同時受到兩方面的影響, 我六歲學普通話, 音樂老師說中國的國花是梅花, 我知道左派曾經的善良是怎樣的.

也記得六四怎樣否定了他們大部份的人生, 你可以想像那種失落就好像在動畫裡, 看到那動畫的最後一集, 主角才知道原來自己站在壞人一方的那種感覺. 他們一直以為自己是在幫助香港人對抗殖民者的暴力與謊言, 但六四後, 他們已無話可說了.

有一個很好的例子, 他叫李怡, 在七十年代的時代他編的書, 充滿對於反帝反殖民, 同情北京的熱情, 但去到四十年後的今天, 他的立場已完全相反了.

推 ccufcc: 動畫最後一集發現自己才是壞人也太慘 04/27 23:16

至於我那時候還少.
可是我沒覺得這該是故事的結局.

當年我只是個功課不好, 操行也不好, 特異獨行的學生. 但是我感受到不少人的絕望和悲傷, 日後也看到他們怎樣被抹黑. 我在想, 如果故事的結局是這樣, 那是多爛的故事? 如果角色們個個都只說要服從力量, 那實在太不有趣了.

那時候我就對老年的他們說了, 不要傷心, 我長大後要為這個世界帶來光明與希望, 善惡終有一天要有報的. 看來我是吃錯藥, 說得那麼大. 又或者我是看得太多魔神英雄傳了.


光輝歲月 - 你覺得我做 RPG 會有甚麼劇情?
https://www.facebook.com/leglory1988
想要知道下去的話點個 like 跟進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