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8 years ago

臺灣獨立基本上, 最有問題的部份, 是把臺灣獨立當成一個終點. 老實說一句, 如果把這當成終點, 他最終的實行動力就不是很強. 真正的威脅並不在於解放軍打過來, 或者甚麼不切實際的經濟封鎖, 而是臺灣人自己會在過了這點之後一切都失去了方向.

只要聯合國還是現在這結構, 臺灣獨立, 並不會導致臺灣因此而能加入聯合國, 臺灣的國際地位並不會有甚麼大的變化. 自然也不可能從這種變化中, 得到任何的助益. 唯一不同的是, 過去聲稱臺灣不能加入聯合國是因為未獨立的人, 會失去了這個理據.

軍事威脅的問題也一樣沒解決, 就算解放軍今天不進攻, 這沒有未來保障他不進攻, 基本上華人「我們的軍隊是拿去解決內政問題」想法本身很奇怪, 軍隊該是拿去解決國外的問題的, 而臺灣即使變成了外國, 那攻擊臺灣也不過是侵略一個外國而已. 臺灣還是要自力完成國防, 美國幫不幫這件事, 跟之前也不會有分別.

經濟問題也不會有甚麼大變化, 中國大陸只會跟你轉一個說法, 比方說, 把臺商視為「愛國臺商」之類, 也不會做甚麼經濟封鎖或者把臺商趕出去之類, 該收買的還是會收買, 不是因為臺灣怎樣而是因為大陸不想冒不必要的風險, 如果嘴炮能解決問題就用嘴炮解決. 大陸的官媒經常說一些自相前後矛盾的東西, 說話不算話, 看起來很荒謬. (我每天早上都看中央臺的新聞)但他正是想製造一群對於所有指鹿為馬以及自相矛盾最多只是吐槽兩句但不會失去信心的國民.

只要習慣了, 今天說臺灣獨立一定解放臺灣, 明天臺灣獨立了, 就說臺灣所謂法理獨立只是一個笑話, 只是自嗨, 臺灣不能進入聯合國就證明了臺灣還是中國神聖不可分割領土的一部份. 有這麼多臺商在中國大陸代表臺灣的經濟最終還是會被統一... 巴啦巴啦, 結果純靠嘴炮硬生生的把形勢拉回去到今天一樣, 這就是這麼多年的認命教育最大的作用. 大家可能一天兩天還是接受不了臺灣獨立, 不久之後也只能摸摸鼻子接受了, 難道臺灣獨立解放軍不打過去, 大家就會衝過去把政府革命? 只要不是這樣, 大家能怎樣? 下次選舉不投那個國家主席嗎.

至於說臺灣獨立會引致中國分裂, 也是不可能, 同理, 要怎樣分裂? 各省人民因為臺灣獨立解放軍不衝進去, 湖南就幾百萬人衝進政府, 把政府繳械, 宣告建立湖南聯邦? 況且如果這麼在意臺灣獨立不獨立, 那大概都不會想過自己要獨立, 所以這件事也是不會發生的. 那麼臺灣獨立會對大陸構成的影響, 恐怕不是零就是接近零, 對於臺灣的影響, 其實也許也是很低, 臺灣今天面對的經濟死水, 也不會因為臺灣獨立而改善, 倒過來說, 是否會因為臺灣更走向大陸而改善? 也不會, 走向大陸也只會把一些既得利益延續下去, 問題是出在臺灣本身.

甚麼叫維穩? 維穩就是盡量能減少外力的衝擊, 無論發生甚麼事情, 都可以不動搖現在的權力架構, 像朝鮮一樣, 政府做每一個決定都是合理的, 人民都會接受. 這當然也包括, 即使臺灣獨立, 也不動兵也不經濟封鎖的決定, 人民還是得接受, 反正你不接受你也不相信你能做甚麼. 實際上只要做到大家能快樂地天天嘲笑獨立後臺灣人, 心裡好過就沒有任何需要解決的問題. 生意還是照做, 活還是照過, 仗還是不打, 風險還是不去冒.

最終的結果, 如果情勢跟今天類似, 就是所有東西都會趨向 status quo, 就是維持現狀, 各事情的說法, 解釋會略有不同, 但形勢上不會有任何大的改變. 臺灣不會也不需要變成古巴, 臺灣人自身的腐敗, 已經提供了很多渠道給大陸干涉, 至少會比控制一個遠處的非洲國家來得容易.

面對這種情況, 臺灣會更無力, 當臺灣獨立後, 一切就像之前一樣, 沒有任何困境而因此突破, 那麼, 日後要追求的東西和改變現況的希望, 又該放在哪裡? 二次獨立? 可能真的會有人這樣說, 但是大不了流於口號.

像古巴化這樣, 整個經濟體系生態, 因為被經濟杯葛而改變, 其實是好事而不是壞事, 這會將既有的利益架構擊破, 然後迫所有人想新的辦法, 反而使社會回復活力. 舉一個例子就是香港, 香港在二戰之前一直都是轉口港, 轉口貿易是香港的主要經濟來源.

在國共內戰引發了兩個問題, 第一, 就是香港的經濟支柱沒辦法再支撐民生需要, 第二是過多的難民導致所有民生資源缺乏, 從住屋到食水, 出現像四天才供水一次, 大量的臨時木屋大火之類的事情. 英國政府一方面從東南亞調配民生物資供港(奶粉, 米), 另一方面香港要還債, 就只有一個出路, 就是工業化, 五六十年代的工業化加上生存環境惡劣, 又導致了暴動. 同時使過去的既得利益階層大舉移民英國(香港很多荒廢的客家村落, 就是因為當年在港客家人大量移走), 大量房產被放棄使李嘉誠等新興商人抬頭. 最終七十年代的麥里浩政策出臺, 才有廉署, 公屋, 以及本土化. 今天你所知的繁榮香港, 就是這樣來的.

假設你倒過來回到暴動的那一年, 你只會看到香港是個絕望的城市, 貧富極端兩極化, 到處都有放炸彈的暴徒, 警察不分青紅皂白的打人, 房價暴跌, 有錢人全部移民要走, 文革和解放軍的陰影天天籠罩, 連食水的供應都有困難, 香港是一個真正的鬼島. 一堆人離開香港去各地就是等著看香港怎樣死, 幾乎沒有人能想到, 之後的香港反而走向最繁榮的年代, 這些人離開了留下了大量發展的空間給新貴, 李嘉誠在這個絕望的時刻成為香港的王者.

背水一戰, 走投無路, 能大幅改變人類的心態, 欠缺求生意志的人會被擊倒, 會逃走, 而不再阻礙事情進行. 有充份求生意志的人則會回收前者之前一直霸佔的資源, 去想一些大膽的對策. 這件事, 我親眼見識過很多次了. 那些會逃走的庸才跑掉, 對事情還比較有利.

像今天這樣經濟上讓臺灣溫溫吞吞, 不死不活, 老人和既得利益當道, 這是中國大陸較可控的情況, 所以即使臺灣獨立, 也不會改變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