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most 9 years ago

八卦版之類常聽到臺灣人說, 臺灣不斷被外來力量侵略和控制, 丟來丟去, 都無法自主, 十分可憐. 但英格蘭才是這方面的祖宗, 英格蘭作為歐洲西北部的邊緣, 在整個中世紀中都是被侵略的對象.

1.首先是羅馬帝國凱薩從大陸征服, 把當地的原住民打到七個一皮, 然後建立了不列顛殖民地. 開始羅馬化, 可說是第一次把文明帶給英格蘭, 英格蘭人也開始自認為是羅馬文明人.

2.可是好景不常, 隨著羅馬帝國衰落, 羅馬人覺得負擔不起在不列顛繼續駐軍, 便開始撤走, 然後說, 你們不列顛人以後請吃自己. 當時的他們便變成四不像, 山寨版羅馬人, 弱小的他們不斷被四週的蠻族侵略蠶蝕.

3.在五世紀時, 大陸上的日耳曼族撒克遜人征服英格蘭, 並在文化上開始將英格蘭同化. 接下來幾百年, 英格蘭不斷易手, 不斷被新興民族征服再征服: 丹麥人, 挪威人, 以及各種各樣的維京人, 不斷的侵略, 燒殺, 征服. 這種情況維持了幾百年, 一個征服者落地之後, 大家開始習慣了, 又有新的征服者.

有一個遊戲叫 Britainnia, 就是講這一段歷史, 這遊戲把所有在說不列顛島戰史上亮相的民族列出來, 總數是: 17 個. 可見說被人侵略的不幸鬼島, 不列顛比起臺灣要惡劣多了.

4.這數百年的侵略史, 直至征服者威廉(又是從歐洲大陸來的)的諾曼侵略才穩定下來, 威廉入侵英格蘭, 引起反抗, 征服者威廉就來個血腥的武裝鎮壓. 把英格蘭踩在腳下, 大陸貴族成為了這島的統治階級, 不過不要忘了一件事, 諾曼人是來自大陸的征服者, 所以他們的王國並不單單是英格蘭, 他們在大陸上還保留很多領地.

5.威廉和他的諾曼貴族, 是正宗的大陸人(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他基本上很看不起英格蘭的文化和語言. 他們說的都是法語, 而不是當地的英語, 他們把英格蘭的地主差不多大部份都取代了, 成為了主要的地主階級. 現代英語中很多和法語相近的詞語, 就是當年帶來的影響.

6.接下來英格蘭還是苦難不止, 要不就是內鬥不息, 要不就是民變不停, 不過同時經濟已開始慢慢發展, 以出口羊毛為大宗. 諾曼貴族一直都對大陸上的事情比較有興趣, 後來出了個叫獅心王理查, 他就索性丟下國家跑去參加十字軍, 留下一個很無能的弟弟治理英格蘭, 就是約翰一世. 結果, 諾曼貴族連大陸上最後一塊土地都被法國人奪去了, 全部轉進英格蘭.

7.約翰一世是個無能的國王... 不過因為他的無能, 結果反而令英格蘭的歷史出現了大轉折: 因為跟貴族鬥輸了, 貴族又不想殺了他, 結果就是形成了用來限制他權力的大憲章, 甚麼是大憲章? 大憲章就是現代憲法的祖先, 權力制衡這種東西無厘頭在一個混亂至極的鬼島出生了.

8.當然並不是有了大憲章就雨過天睛. 之後的英國也是亂象百出, 國會, 國王, 黨派互相惡鬥不休, 還弄出了一場貴族們互砍的薔薇戰爭, 砍到貴族都死了大半. 後來還出了一個專殺老婆的君主叫亨利八世, 英格蘭的政治這麼多年都可以用亂字來形容. 但是這些大陸來的貴族經歷了幾個世代後, 都全部本土化, 開始整個英格蘭不論上下都會說英語了. (盡管被法語影響了不少)

9.自羅馬人走後差不多過了一千年, 英格蘭才終於出運, 就是出了一個叫伊莉沙伯一世的君主. 為何會出運? 因為英格蘭已經倒霉到極點了, 因為王權低落, 地主強大, 所以伊莉沙伯登基的時候, 其實就是當一個沒錢也沒甚麼兵的國王. 而新興的全球分易又沒後進的英格蘭的份, 都被西班牙和葡萄牙端去了.

面對這樣的情況, 伊莉沙伯看起來情況很惡劣, 但也是這樣才真的想通了, 撕破面皮, 做一個國王不該做的事: 直接資助海盜去搶西班牙的船, 想想歐洲貴族的騎士精神和愛面子, 英國國王卻做這種下流的行為, 自然是惹怒了西班牙. 西班牙氣得說要派二萬陸軍解放英格蘭, 叫英格蘭你要投降, 當年最強大的西班牙帝國的陸軍, 英格蘭真的完全不像能打贏. 可是伊莉沙亞就是不賣賬, 叫你有種就來解放我.

這樣西班牙自然是雖遠必誅, 真的弄幾萬人去登陸英格蘭, 結果卻碰上了風暴... 無敵艦隊慘遭重創. 西班牙解放英格蘭失敗, 銳氣被挫, 雖然國力還很強卻漸漸走向衰落, 而英格蘭的殖民事業才從中得到開始. 西班牙國王感嘆: 「我是派兵去打人... 但應戰的卻是神和大自然. 」

10.在當年, 全歐洲都相信打海戰靠的是白兵戰而不是槍砲, 也相信陸權遠重要於海權, 但是最終被英格蘭蒙中海權的重要性. 憑著這個與眾不同的理念, 英格蘭開始後發的加入殖民帝國的行列, 並最終成為最強大的世界帝國. 不是從事後看的話, 真的看不出那個不是被侵略就是天天內鬥的小島最終會有這樣的成就.

去到這裡, 英格蘭人才真正的完成了變成那個會搞英國研究, 吃難吃食物卻很會法律, 殖民和海事的英格蘭人. 在他之前, 就是混合了羅馬, 維京, 日耳曼人, 諾曼人等不同的文化, 去到某一個點想通了自己的優勢, 發揮起來, 英格蘭人才成形並站起來, 領土有限的島不僅沒有限制他們的發展, 反而使他們更容易體會到海權比起陸權更優越之處. 而這已經過了一千年了.

所以說臺灣人是怎樣的民族... 也是這樣, 臺灣人也是被閩南, 日本, 原居民, 中華民國, 美國等文化前後影響過. 但是這些文化未有好好的取長補短, 所以還未能產生一種「理想的民族性」, 可是某天臺灣發現了一些臺灣想通了, 但別人想不通的新理念, 臺灣人才真正的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