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ver 8 years ago

※ 引述《sexonly (QQQ)》之銘言:
: 在鄉民的世界中 如果變成富二代
: 就會一直玩 一直玩 一直玩 一直玩 一直玩
: 絕對不會繼續被老闆壓榨
: 可是現實中好像不少富二代會跑去外面工作
: 賺取相對少少的薪水 (e.g. 一個月4,5萬 或 7,8萬)
: 當然這些人會有個特徵 就是開的車和收入不成正比
: e.g. 平凡上班族 開2B1A或是L (打錯了)
: 他們工作是為了打發時間 還是增加人際關係嗎???
: 主管看到這些遠比自己有錢的下屬 還會用力幹他們嗎???
: 這些人好像很難管 因為他們根本不在乎薪水
: 為何一些富二代還會跑去外面上班???

要看到這裡有一個重點, 他們是「二代」.
換句話說他們第一代也是從窮到富有興家的一輩.

一個人能白手興家, 多少也經歷過不少的風浪, 見過不少的壞人和陷害. 相對而言, 他的兒子成長期, 就算見過上一輩的奮鬥史, 也只是從側面觀察, 而且環境變好, 根本沒機會理解外面世界的險惡.

如果沒機會理解外面的險惡, 就算得到了上一輩留下的資產, 是否真的會很安全? 其實敗光的機會多的是, 只要愚蠢的簽下一些憑據, 一些合約, 或者被引誘犯下某些事情被抓到把柄, 富二代很容易就會變成外人的提款機. 包括政府, 也設下很多稅關, 讓你不知不覺之間就欠下政府很多稅.

例如? 贈與稅.
一個不慎, 你送東西給人的時候也送很多錢給政府了.

富二代理論上可以不做事富足一生, 但這只是理論, 如果沒有保護自己財產的能力和心態, 這些財產其實並不那麼穩固. 社會上到處都是讓你把身家敗光的陷阱. 如果富二代不長進, 很可能他的上一輩就是要成立一個基金去幫忙管理財產, 使其不會因為繼承者的無知而敗光, 可是這也不是甚麼長久之策.

丟他出去工作, 不是為了賺錢, 而是為了讓他認識社會, 在職場上試試被人陷害, 流言, 騙一騙一些小錢, 犯下一些過錯被罵, 這些都是為他們打下疫苗, 屢積社會經驗. 雖然這些經驗遠不及創業的經驗, 也不及窮困的經驗, 但一定比起讀完書出來就當宅男, 對社會一無所知好得多. 像鹿鼎大帝裡面說, 絕世武功的目錄, 看了是九死一生, 不看是十死無生. 哪怕是很少的經驗, 都是非常有用.

當然這一點兒的經驗, 實際上還不去到能夠保護自己, 但至少這點經驗能令當事人有了一點對別人意見的判斷力. 大抵也知道誰是好人, 誰是不能信任, 這樣才可以再僱用一些更聰明的人, 去採納他們的意見.

否則即使有錢, 但不知道該怎樣動用, 真正有事起上來, 也不見得察覺得到, 或者用得其所. 舉個例子好了, 給你是四十年代末上海的有錢人, 如果你沒辦法察覺到世界在變, 你的錢很快就會因為共產黨建政而蒸發, 甚至你也落得被批鬥甚至死掉的下場. 聰明的有錢人就會預先將資產轉移出去, 然後自己也逃到另一個城市去了.

在危機時, 錢會代表甚麼? 身邊的人見你有錢, 與其幫你, 何不把錢騙走? 反正你也判斷不了誰在騙. 連政府也不會跟你客氣, 因為政府自己也一堆想逃走的人, 他們欠的是錢, 而你有.

一個有錢無腦的人, 死到臨頭都不知道, 而這種人多的是. 他的父母知道兒女不可能及上自己有能, 也不想他們因為有錢, 而失去了求生的敏銳, 這是訓練也是教育, 這是必須的.

不過去到富三代, 往往就不能延續下去了, 富二代對社會的認識已經不完整 (沒經歷過窮) , 就算明白外面壞人多, 也很難再對下一代建立起同樣的窮患和危機意識, 所以我見去到第三代, 往往你都會有「他們在狀況外」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