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9 years ago

※ 引述《busybox (BusyMan)》之銘言:
: 很現實的說一下,掃盜版一種最沒效率又愚蠢的做法...
: 電腦產業一出來就有這種問題,人人都愛用盜版...
: 歷史上有很多防盜版的技術,根本都做出來被破假的,還擋死一堆正版使用者。
: 不過這不是這篇要說的重點...
: 今天要對外國推廣你的產品
: 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該區的消費力
: 這一點是鎖國文化強大的日本人一直不了解
: 以日本的薪水和物價來看他們的消費力

這是「如果大家都只收 10 元工資就沒有人會失業」的說法.
這是完全不考慮生產的人怎樣活.
也不顧慮這種高風險投資怎樣找到資金.

臺灣自己已經被割價競爭害得很慘了,
倒過來覺得日本人沒做同樣的事就是錯.

今天臺灣的收入低微, 就是自己割自己價割成的.
臺灣就是這樣不斷的把產品的價錢一再壓低.

最後結果,
就是產業變成沒有利潤, 薪水不能向上, 只能向下.
風險卻不斷提高, 最後的結果就是要遷出臺灣, 追求更低價的地方, 或者倒閉.
把割價當成經營方式, 是相當短視的行為.
割完價, 自己把市場的需求餵飽了, 沒錢可賺, 員工還要低薪.
就是死路一條.

別人拿自己沒辦法, 不等於東西就可以隨你拿, 或者你可以拿, 但拿了請記得這是偷別人的勞動成果, 如果再把這說成是因為太貴, 就是你為了自己吃飯, (實際上買 3000 元的東西也不到吃不起飯的境界), 就不讓創作者吃飯了.

那麼, 僱主對你用相同的態度時, 你又能怎樣? 你自己也認同這種割價邏輯, 別人對你的薪水不也是用同樣的道理?

想社會富裕, 就是要認同大家的勞動價值.
而不是互相貶低對方的價值.

一個不斷互相砍價的社會, 最終就是砍到大家都無價可砍, 勞動和創造的價值都被當成糞土. 你可以要求對方打折, 可以用別的方式去支持對方, 但是直接將對方的價值貶低, 那就是最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