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most 9 years ago

※ 引述《metalguy (why so serious?)》之銘言:
: 本魯沒去過香港 只能從早期的港片窺知一二
: 感覺現在被426入侵後的香港真的好慘
: 有沒有97前 沒有蝗蟲的香港是什麼樣子的八卦?

我高中之前都是在那個世界生活的, 我說應該沒問題吧.
看知道香港的生活, 最好是看 youtube 上的「獅子山下」系列.

開場曲: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razHn-xBvw

其中一集:
http://www.youtube.com/watch?v=3PBZToGKcOA

如果你們有認真看港片的話, 你會發覺, 港片總是寫出香港的眾多黑暗面, 血腥, 暴力, 不公, 冷漠, 骯盤, 這些東西, 現在的香港如此, 以前的香港如此, 香港從來都不是一個漂亮的天堂, 而是一個白黑混合的地方.

我小時候對香港的想法, 就是髒, 亂, 擠迫, 吵雜, 這裡的人貪婪, 沒有同情心, 粗暴, 大聲說話, 不客氣, 無禮, 可不是甚麼特別文明的人種. 街邊有小孩隨地小便, 到處有人吐痰, 茶餐廳的侍應大聲喝罵客人, 把飲品拿來的時候把手指頭塞進去. 街市到處都黑漆漆, 都是肉碎, 魚血, 魚鱗, 蟑螂和老鼠到處跑. 街道不怎樣清潔, 到處都是糞便.

到處都放滿了廉價的商品, 街邊有小販, 地攤, 書報攤, 放置大量盜版, 沒版權亂來的書刊, 錄音帶. 新聞的頭條嘩眾取寵, 血腥暴力. 色情刊物到處都買得到, 色情刊物旁的可能就是一些左派雜誌, 收音機雜誌之類.

聽起來不怎樣吸引? 但是在那個時候, 住在香港的人, 都會告訴你, 這世界上沒有地方比香港好, 香港是地球上最好的地方. 這些人或多或少都不是在香港長大, 有來自大陸, 有來自臺灣, 有國民黨的老兵, 有共產黨的老兵, 印尼人, 泰國人, 有曾經幫美軍工作的牧師. 這個樣子的香港, 就是他們一生追求的應許之地.

他們說, 只有在香港, 你才可以自由的說任何話, 臺灣不能, 大陸也不能, 而不用擔心說了這些話, 政府會跟你過不去. 就算政府跟你過不去, 四週的鄰居街坊都是你的朋友, 只要你做的事情是合乎人性的, 你的背後永遠有願意支持你的人.

這些人都已經沒有了自己原本的故鄉, 在歷史中失去了一切, 勉強在香港生存下來, 安身立命, 原本不認識的人, 透過公共房屋形成了一個像是同鄉的關係, 就是「街坊」. 當年的公共房屋, 沒有走廊燈, 所以晚上是十分黑暗的, 但是大家會毫不介意的將門口打開, 讓陽光和燈光透到走廊, 而小孩子就在走廊裡玩耍, 成人在打牌, 大家打開門都感到十分的安全. 因為四周都是值得信任的人, 鄰居們會守望相助. 如果你家裡有困難, 大家是會互相支援, 大家很常大吵大鬧, 卻不會出甚麼大事.

本來只是想當過客, 卻發覺來到就難以離開, 這是香港歷史最奇特之處.

大家都知道回去以前的故鄉, 是沒有可能, 就算回去, 也人事全非. 拋棄了一切, 早已一無所有, 在動亂的世代, 只求能夠生存下來. 今天有一個願意接受他們的地方, 認同他們有權在這裡永遠安定下來的地方, 因為同曾是難民而願意互相體諒理解的人.

對於他們來說, 香港是一艘船, 是一群曾經互相敵對的人, 全部掉在海裡, 僥倖得救的船, 當一個香港人的條件和代價, 就是放棄過去的所有. 承認香港是新的故鄉, 沒有了過去, 取而代之是一個雖然貧窮, 但自由, 安全, 有生存尊嚴的生活.

英國和香港的殖民政府, 卑劣, 惹人討厭, 弱小, 被嘲笑, 不可靠, 可是他比起臺灣和大陸的政府來說, 他至少不會取你的性命, 不會否定你的生存價值. 不會貶低你, 不論真假, 他至少會對你說, 這個城市是這裡的人努力建立的理想鄉, 也很鼓勵你這樣想, 他不會像今天一樣對你說, 「這一切都是我賜與的」, 即使可能英國更有資格這樣說, 但他不會這樣說.

要比喻的話, 香港殖民政府, 像「慣老闆」, 知道自己是慣老闆的慣老闆, 他會拿你的好處, 然後給你一些口惠, 讓你好過, 給這裡的人希望. 希望是那時香港社會最大的精神糧食, 所以大部份人都過得很快樂, 因為自己的努力是被肯定的. 這個不倫不類的骯髒城市, 再怎樣, 也是屬於自己的.

這種生存尊嚴的事情, 是現在的世代看不到的, 即使今天大陸的經濟很好, 很多人變有錢了, 政府還是會說是政府的功勞, 社會似乎也彌漫著說這就是政府的功勞, 他們會說, 只要他們想, 隨時可以摧毀, 搶走你的一切. 香港政府不是來統治你的, 不是領導你的, 香港政府只是想跟這群叫作「香港人」的前難民做生意的. 這個城市是屬於這些難民的.

以前的香港不會, 以前的香港會說, 這是你的功勞, 沒有人會摧毀, 搶走你的東西. 這些難民沒擁有一個「香港國」, 卻很確定自己擁有「香港」, 不會說你當家作主了, 同時卻告訴你, 你不擁有香港, 這些東西是英國擁有的, 他們不喜歡時, 香港是他的, 你可以離開, 離開去哪裡? 不知道, 他不管, 最好是地獄.

當年不會這樣說, 香港是香港人的香港. 不會否定你投下的努力, 不會跟你講, 他們是不講道理, 這世界一切都是用拳頭決定. 不論是社會和哪裡, 都告訴你, 你要變得更強, 在香港這現實, 惡劣的環境去生存, 但你變強所得到的一切, 都是屬於你的, 只要樂意勞動, 學習, 你就能有更好的人生.

你可以想像當年的香港就是彌漫著希望和自由空氣的社會, 公民屋村則孕育了社會的底層良知和凝聚力. 貧窮, 擠迫, 這些事情都可以忍受下來. 有錢的人, 就只是有錢的人, 他們也無權用政治特權, 去保障自己的利益.

隨著九七的到來, 香港的社會就是不斷被破壞凝聚力, 有錢人被提拔成統治階級, 隨著功能組別處處增加自己的利益, 在沒有任何牽制下, 財富無限增加, 新來的移民不再是難民, 公共屋村被重建, 拆散, 新建的屋村大家都是閉門互不認識的, 互不信任的. 小販被取締, 所有小生意都必須租比一個人的薪金還要高的店面, 公屋商場被私有化, 店面不是租給大連鎖集團就是空置, 也不願
意廉價租給一些小生意. 這個社會圍繞著得利者的利益, 統治者伸張他的無節制力量, 希望這件事, 早已拋諸腦後, 沒有人管.

直至網絡時代, 事情才開始有轉機, 看到高登, 我才發覺以前的香港正在悄悄的用另一個方式復活: 那就是另一個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