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ver 9 years ago
一個產業發展不起來最簡單的原因就是賺不到錢.
賺不到錢最大的可能性就是產業整合能力薄弱, 沒去到能夠賺錢的位置就完蛋了, 臺灣本來產業整合的能力就不強.
日本的 ACG 能夠「維生」(是否賺錢也是後話了), 前題就是有一整個完整的商業配套在後面支援, 他們這些配套只需要你有一個新的受歡迎品牌就能賺錢.
- 各種一早已預備好生產週邊的工業(例如扇子, 衣服)
- 玩具廠
- 書店
- 影音店
- 模型店
- 手機遊戲公司
- 電視媒體
他們都一早預備好怎樣生產週邊, 而他們只欠一個題材爆紅, 立即就可以快速的授權, 快速的生產. 所以創作者只要想怎樣爆紅的問題, 只要火種能夠點起, 他們就會一邊放進燃料放邊取暖, 迅速將新品牌和他們的商品散到全世界.
而臺灣, 就算你爆紅了, 之後? 以鐵拳無敵的經驗說, 爆紅就會導致來找你的, 全是出版社, 出版社能夠做的就只有: 出書. 沒有了, 他們就只是想出書, 賣書, 沒有了.
賣書賺錢的就是大書商通路商, 其他人都沒甚麼肉吃. 可是對方也不會把這當成重點商品去推銷, 只是云云商品的其中之一而已.
說用週邊去賺錢之前, 前題是怎樣異業合作? 日本這應該行之有年, 而臺灣則是難以開始. 等你爆紅之後, 你還需要一個個的去談合作, 而且反應緩慢, 性格上也沒有「機不可失」基因, 總是想要等一下的臺灣人, 在整個題材冷掉之前, 都很難促進週邊的合作. 更不要說, 合作方也很可能是不專業的, 例如造出邪神像.
遊戲? 臺灣的遊戲也是被打到完全抬不起頭. 當然這要另外開一篇文章說, 所以一整個就是商務問題. 就算給你挖到石油, 沒有煉油廠你又能怎樣?
產業沒整合, 只靠創作能賺甚麼錢呢? 就算能賺錢, 也僅夠糊口, 談不上有甚麼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