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說服貿是會對臺灣有利的「可能性」, 往往是指「開放了臺灣對大陸設公司的可能性」, 先不講這個可能性有多少, 有一個很切實的問題是:
「所以, 那些認為對臺灣有利的人, 自己會因為服貿通過, 而自己去大陸設公司開展新事業嗎? 」
有人想服貿一通過就去大陸開遊戲公司, 當資方?
相信並不是, 其實這些人期望的獲利, 也不是自己勇敢地去到大陸開創新事業, 要去的, 從不必等到服貿. 他們覺得「會有一些自己以外的其他人, 去大陸做些甚麼, 最終導致臺灣獲益」. 他們自己不是會做事的人, 他們的事業其實還是在臺灣, 只是希望某個勇敢的人做事, 自己成為間接的受惠者.
假設一個這樣的人都沒有呢? 他們覺得「總有這樣的人吧? 」, 我作為民國無雙的作者, 很露骨地說, 民國百年總有人會掌握這機會去做遊戲, 揚名立萬, 我一開始是這樣想的, 最終的結果是: 真的只有我實行, 如果我沒實行, 就真的沒有了.
心裡永遠有個「別人」會「利用那件事」, 自己永遠不是「那個人」, 因為「總有個人」會做, 所以這件事「應該是好事」. 但現實卻一再證明, 當支持的人自己也不是做的人時, 那個別人真的不會存在.
另一個方向就是等大陸來當勞工, 然後「薪水如果會爭人就會增加」, 或者「先加入大陸的公司有機會去到較好的缺」, 換句話說, 到底事情該怎樣發生, 自己怎樣會待遇變好, 其實也解釋不出來, 跟上面其實就一樣. 反正堅信船到橋頭自然直.
有瞄準哪個大陸公司想要加入嗎? 不知道, 反正未來有個不知名的公司開了就會請我? 有瞄準哪個職位, 要研究甚麼技術, 使自己變成大陸沒有而大陸公司需要來狩獵的對象? 把技術的名稱說出來好吧? 說臺灣人將會擁有大陸人沒有的神奇技術, 將來大陸公司來到, 不拿高薪水來爭臺灣的人員, 就吃虧了?
... 如果這些都說不出來, 我本人作為香港人, 作為臺灣的外國人, 同時作為一個老闆, 告訴我, 這個員工的吸引力在哪? 他自己就把自己看成是免洗的, 還想別人不把他當免洗的? 憑甚麼我不找個有雄心, 沒退路的大陸年輕人, 賞他一個吃不飽餓不死的薪金, 去給他機會, 而「高薪」「爭奪」一些連自己獨特價值都說不出來的人?
服貿我不覺得是問題, 真正問題是在於臺灣面對這件事時, 給予支持或反對的理據, 多數都是被動的, 欠缺鬥志的, 失敗主義的, 覺得是無可奈何的.
臺灣的態度, 更像祈求別人的恩賜, 或者自己能因此碰上好運氣. 絕非因為心裡早已有個策略, 打算要執行, 才支持些甚麼. 反而是因為心裡已經束手無策, 才「碰運氣」的支持一下看看, 「可能」會變好呢?
如果臺灣面對這件事, 看起來像是磨拳擦掌, 一副我等了很久了, 我正準備要反攻大陸呢. 是這樣的話, 服貿是沒有問題的. 大家是不是這麼勇悍, 那就要問自己.
服貿是好事壞事, 根本不重要, 因為任何事情, 只要碰上沒出息的人和沒出息的態度. 就會變成壞事. 對於困境不是提出解決方法, 不是親自面對他, 而是想別人去面對他, 在別人成功時, 自己才找方法依附上去. 好處怎樣? 說出來沒有一個是自己打算實行的, 那叫妄想.
有這種被動的心態, 再好的事情, 也會變壞. 其他客觀因素, 都可以放一邊了.
作為老闆, 冒了那麼多的風險, 壓力, 才創立事業, 踩了在那麼多人的失敗上. 看了這麼多勇敢積極主動的人, 面對殘酷的現實而傾家盪產, 好不容易才從萬人當中有一人成功, 得到財富和事業. 而看到對岸的另一邊, 有群人以為只要我過來做生意, 就會無厘頭的給他們比以前高薪?
那些失敗過的勇者, 不是比起那些等運到, 沒行動過的人, 更適合當員工嗎? 而大陸那邊這樣的人, 不是遠比臺灣多嗎? 這些勇者更明白公司的處境, 也知道他們每一分薪水是因何而來, 而臺灣這邊的是一群以為讀完碩士畢業, 就應該拿到多少錢, 期望只要加入對的公司就可以雞犬升天, 某天因為自己也不知道的理由, 得到賞識被抓成高層.
給你是老闆, 你要用誰? 說得難聽一點, 哪怕就是現在反服貿所反的外國人, 寧可抓幾個在佔領立法院的小子來訓練, 因為這些人真的肯拼肯衝肯撞, 即使再傻, 多少有點狠勁, 這樣的人會可用.
至於每天上班下班腦子裡只是等加薪的死魚, 就算服貿有哪些東西真的會對臺灣有利, 也會想辦法連臺灣的一份都吃下去, 一點殘渣都不用分給那種被動的人. 被奴役, 低薪, 也是他們選擇的, 他們選擇要沒出息, 選擇要等人救, 不選擇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 那麼當被統治的免洗奴隸就是最適合他們的下場.
你玩三國志, 曹豹開門向你投降, 趙雲則力抗你的軍隊殺你很多人, 但最後你會因為開門投降的是曹豹, 就錄用曹豹而不是趙雲嗎? 能對你構成越多妨礙的戰將, 才越有拉攏的價值對吧?
為何有些人反而會覺得別人要的是曹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