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不少人都在稱讚無證騎士是真英雄,但其他人難道就不是英雄嗎?
這是個邏輯問題吧.
「大家都稱讚無證騎士是英雄 != 其他人不是英雄」
這件事單純就是無證騎士得到別人的肯定而已,但大家沒肯定其他人, 不等於他們不是英雄.
Read on →香港區議會選舉剛剛結束,這看似跟台灣關係不大?其實不然。
這一次,親共勢力明顯發動前所未有的海量資源,想要輾壓反對者取得大勝。牌面上,其實非常的不看好。但是結果卻頗為出人意料,在那些素人參選的地區,出現了大衛擊倒巨人的戲碼,本土派的新民主同盟派出十六人參選,更贏了十五席,反而在像是不可動搖的區議會選舉中,親共勢力竟然減少了席次。
這樣的結果出乎很多人的意料,特別是某些所謂親共力量不可動搖的鐵票倉,泛民主派直接不派人參選,竟然被空降的素人在極度資源劣勢下一擊崩潰,完全跌破了任何預測者眼鏡。
在這次選舉中,年輕的力量非常耀眼。他們以極少的資源,挑戰強大的對手,即使很多人戰敗,卻能夠取得某些觸目勝利,令人無話可說。這種奇蹟是怎樣創造出來的?
因為香港新一代已有了覺悟
Read on →問:看到近年來中國四處併購,用了一堆又一堆的錢來達到目的,
到底一個三十年前啃樹根的國家,為何能夠在今天變成大富豪?轉變的契機為何?
我們要怎麼抵擋中國的買勢?
三十年前也沒有啃樹根, 八十年代沒那麼差,我試試組合這幾年集合得到的資訊.
香港的銀行體系在 2014 年向中華人民共和國貸款了超過 30000 億的港元,這數字有可能被誤估, 似乎比這個數字還巨大.
而同期, 全亞洲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總合融資, 並不夠香港的多,而根據某臺灣金融業人士的資訊,據說臺灣也向大陸發放很多擔保不足, 收回可能有很大風險的貸款.
“看到巴黎遭到恐攻的新聞,為什麼恐怖份子要製造恐慌? 這樣製造恐慌最後是誰得利?”
恐慌是一種手段, 恐怖主義目前並沒有很完美的定義, 但有一個共同點, 就是「把製造恐懼當成一種政治戰略」.
現代恐怖主義, 源自愛爾蘭. 當年愛爾蘭和英格蘭統一後, 大量的新教徒移民去到愛爾蘭, 成為愛爾蘭的權貴, 統一之後幾十年, 愛爾蘭大部份的地主和資本家都變成來自英格蘭, 天主教徒的愛爾蘭人不擁有也買不起愛爾蘭大部份的土地, 但愛爾蘭的人口卻不斷的上升, 當年的愛爾蘭人口比現在還要多.
Read on →“在歷代知名的RPG當中,可以榮登最經典、最動人的橋段是哪個呢?”
經典1. 你走錯了迷宮的方向, 繞了彎路, 但看到一個寶箱, 以為可以得到補償, 怎料裡面只有一珠解毒草和像是嘲笑你的 250G.
經典2. 你好不容易打死了最後的首腦, 正期待看到破臺畫面時, 瞬間被傳送到一個黑漆漆的地方, 看到 C:>_
Read on →※ 引述《kid725 (凱道基德)》之銘言:
: 在我看來TM有點像是聖杯, 庄司就是世界全部之惡,
: 然後現在聖杯就被庄司給汙染了,
: 而且坦白說, F/GO(註1)的劇情部分已經很難看出TM系列特有的魅力了.
: 故事主線劇情有點像是出門環遊世界一樣,
: 然後你每次跟人對話到一半都會在很糟糕的時間點有一堆垃圾兵跑來亂你.
其實我覺得這是目前一個手遊界的重要問題.
大家都期望手遊不再像以前一樣無腦,就這樣, 出一個甚麼介紹都沒有的角色,給你轉珠.但問題是,手遊要怎樣放劇情?
Read on →想一個問題,全地球能統一在同一個體制, 例如單一民主制度的地球共和國底下嗎?
如果出現了這樣的情況, 其他的不說, 光是宗教就會在這個體制當中產生尖銳到幾乎不得不分裂的對立了, 天主教和基督教, 大家已經是同源, 也是打了幾百年才打到大家都主張和平, 承認宗教自由, 但這些宗教再和其他宗教相處, 又是另一個問題, 像同性戀等問題上也跟左翼有衝突.
Read on →“目前亞洲大多國家還是親美狀態,而台灣也只是卡在中間,
如果有天台灣宣佈要全面親中!這樣會不會造成整個亞洲產生骨牌效應,
而美帝在亞洲的地位也開始削弱?”
在拿破崙戰爭的時代,有個國家叫作丹麥.
丹麥雖然是小國, 但在當時卻擁有一支規模不少的艦隊,但當時英國已經正式跟拿破崙槓上,並要貿易抵制法國.丹麥等北海國家組成聯盟, 想要中立, 繼續和法國貿易.
Read on →